瀏覽次數(shù) 4 2022年03月24日 15:07:07 東巴谷
生態(tài)民族村,保留了麗江最純粹的少數(shù)民族風(fēng)情,原汁原味的民族民居和街道總能讓人過目不忘。
依然記得,普米金窩那雕刻精美的神龕、那溫暖而古樸的普米火塘、純糯而帶有年代感的豬膘肉......
這些都使讓我記憶深刻,但最終吸引我的,還是匠人街邊那醇香綿甜的普米族“醅酒”。
在第一次踏進(jìn)生態(tài)民族村普米金窩時,普米阿媽就斟滿了一杯酒,不太會喝酒的我,當(dāng)時猶豫了一會兒,幾番勸解,終于鼓足了勇氣喝下去,才發(fā)現(xiàn),這種酒和我們平時見到的白酒不同,酒還未沾唇,已經(jīng)是香氣襲人,舌尖一嘗,頓覺甘美如飴,忍不住就要一飲而盡,再求一杯了。
斟酒入杯時,能看到酒的粘稠度,再觀其色,紅里透黃,是一種極溫、極誘人的顏色。此時,不由得讓人想起李白詩篇《客中作》里“蘭陵美酒郁金香,玉碗盛來琥珀光。但使主人能醉客,不知何處是他鄉(xiāng)?!钡拿枋?,這琥珀光像極了擺在我面前的“醅酒”......
聽阿媽介紹說:這是普米族在日常生活中喝的自釀酒,普米話念作“醅”,酒精度不高,但營養(yǎng)豐富、酸甜甘美,在嚴(yán)寒酷暑時,能解乏、消暑,女孩子喝了還能美容養(yǎng)顏。
在普米家中,有時會直接用吸管插在醅酒罐子里輪流飲用,或是幾根吸管幾個人同時用力咂吸,因此,醅又叫“咂酒”。
這種酒和普通白酒最大的區(qū)別在于制作工藝流程不同,兩者都是糧食制成,含有酒精成分,但醅酒只經(jīng)過低溫發(fā)酵,沒有蒸餾。
如此醉人的陳釀當(dāng)然對釀制環(huán)境也是有極高要求的,一般在氣溫較高的季節(jié),一罐醅酒在半個月左右即可成熟,但在寒冷的冬季,卻需要發(fā)酵兩個月后才可飲用。
簡言之,醅——即用雜糧釀制且未經(jīng)蒸餾的水酒。
普米族有首酒歌一直被傳唱,歌詞的深意大抵是:去年種的青稞和大麥,今年才成熟。男人累了,女人乏了,該用什么辦法,該吃什么東西才能解乏消困呢?到了高山,牧羊人給了十二種花瓣,十二種草根,十二種樹葉;到了洼地,放豬人又給了十二種花瓣,十二種草根,十二種樹葉。一共要回了72種藥草,回家后,把這些藥草曬干舂成粉,焐了三十天,最后做成了酒曲。把酒曲伴在煮熟后的青稞、大麥等糧食里,幾天后,這些糧食變成了酒,又香又醇,這就是醅。
千百年來,普米族都在唱這首古老的酒歌,也用這種古老的工藝制成酒曲,也就有了現(xiàn)在醇馥幽郁的醅酒。
聽完阿媽的介紹,再品嘗了這佳釀,居然開始對醅酒毫無抵抗力,總是想多去幾次普米家,再嘗嘗這醅酒。
古來圣賢皆寂寞,惟有飲者留其名。我想,這才是飲酒的最佳境界。
若有空閑時,來東巴谷康養(yǎng)小鎮(zhèn)民族村普米金窩嘗嘗這醅酒,再效仿古人留下自己的名字吧!